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9月29日,长江场监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两起“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典型案例。禁捕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一家超市水产区检查是打非断链典型否有长江野生渔获物。
7月20日,专项重庆南川区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商贩任某的行动经营场所检查发现,玻璃缸中有活鱼销售,市市价签上写有“长江鲢鱼68元/500g”“长江花鲢48元/500g”字样。管局公布经查,两起上述所谓的案例“长江花鲢”“长江鲢鱼”实际产地为长寿区长寿湖,是长江场监人工养殖鱼。
任某在价签上以“长江”作为活鱼的禁捕产地,对消费者进行商业宣传,打非断链典型欺骗误导消费者,专项重庆其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行动性能、质量、市市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属于虚假宣传。
刘某在渝北区三亚湾水产品交易市场从事水产品批发、零售,7月份在接到下游经销商李某的订单后,从渝北区某海鲜美食排档进购胭脂鱼,先后两次向李某销售胭脂鱼10.25公斤,货值金额530.1元。经查,刘某经营养殖的国家保护类动物胭脂鱼,并未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人工养殖的保护动物应取得农业部门的相关经营许可。胭脂鱼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经营人工养殖的该鱼类,应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当事人在未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经营保护鱼类,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的相关规定。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一家餐饮店检查鱼类进销货台账。
自7月1日开展“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以来,至9月24日,重庆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52590人次,检查各类涉鱼市场主体81111个次,现场整改问题4992个。全市共立案12件,结案7件;移送农业部门案件线索6条、非法渔获物21只、禁用渔具138个;移送公安部门案件线索1条、涉案嫌疑人1人。
责任编辑:47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10月14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牵头,会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领域依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为进一步推进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批准成立北京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发布首批北京市数据流通交易领域3项地方标准。据介绍,北京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11月28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4年胶类玩具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部分生产企业的胶类玩具存在安全隐患,如小零件可能引发窒息、含有超标有害物质影响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7月26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南昌召开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办民生领域案件6872件,涉案金额407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陈小松记者顾艳伟)2024年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市场监管局对一家擅自给未成年人文身的店家开出罚单,罚没3620元。2024年11月12日,南丹县市场监管局接到王女士通过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12月26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各城区市场监管局,以辖区内商场、校园周边小卖部、文具店等为重点区域,对从事盲盒经 ...